管理文章

職業倦怠?也許不是您的問題,而是工作沒有切中需求

於 2018-09-21
2973
次閱讀

《 林俊成老師 溝通心理學專家暨師道聯盟新秀講師 》

 
要不是現在還需要這份薪水,我就會馬上離職
如果有更好的工作,我就會跳槽
我覺得這份工作遇到了撞牆期,上班都好倦怠
 

  
 
在職場上常會有這樣的心聲出現,只是差別有沒有真的說出來,但不管怎麼樣,有這樣的想法應該就是工作上委屈了,或者不夠滿意。心理學的「工作滿意度」指員工在心理上、生理上,對工作環境與工作本身的滿意感受,這是個人對於職場的情感態度或主觀反應。當一個人對於工作滿意度不高,自然工作動機下降,接著而來的就是職業倦怠。
 
 

 

工作動機-心理學ERG理論

 
很多人以為薪資福利給得好就可以留住人,但是仔細留意職場動態,不難發現,有些人寧可選擇薪資待遇稍差的地方去工作,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背後可能因為工作需求不同。耶魯大學心理學家Alderfer將每個人工作的需求分為三種類別:「生存(Existence)」、「關係(Relatedness)」和「成長(Growth)」。
  
  
 
ERG理論
進入職場工作,一開始可能關心薪酬福利、工作保障及工作性質(生存需求)。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可能開始與同事或上屬建立起友誼關係(關係需求)。再過一段時間,他在滿足人際關係發展穩定,就可能追求更具挑戰性且可以帶來成就感的工作(成長需求)。
 
但是如果每個需求無法獲得滿足或者受到挫折,就會轉向其他需求。例如無法獲得專業成長,就會轉向關係需求,也就是在職場的人際關係讓個體因「人情」繼續工作,但若人的問題讓個體大失所望,那麼可能就退而求生存需求,但這時候往往也是個體在準備轉換跑道的時候。
 
 
工作最基本的就是滿足「生存需求」,其中薪資福利就是讓我們生活過得下去,但是生活過得去之後呢?職場上不太可能自己默默埋頭苦幹,每個月領到一份薪水就會開心,因為多數時候我們在職場上還是會和人互動,有互動就會產生關係,像是同事、上司、部屬和朋友等,這是在工作場域裡可以分享想法,一起執行計畫的夥伴,這就衍伸出所謂關係需求。
 
而除了關係需求外,把對的人擺在對的位置不僅能夠提升公司發展,也更多時候是讓員工的能力可以發揮到極致,這就牽涉到所謂成長需求,個人想要在工作中追尋自身發展。當個人專業與重要能力能適性發展時,成長需求才獲得滿足。
 
 
 

您知道工作夥伴要的是什麼嗎?

 
前陣子看了一部電影「不幹了!我開除了黑心公司」,男主角青山在一間血汗公司裡默默工作,認為這是他最好的機會,但其實他一點都不開心,雖然有一份薪水,但工作挫折感高到破表,更別說有什麼工作滿意度了。
 
直到青山遇到一位朋友山本,他鼓勵青山換工作,本說:「我不是要你別工作,你想想足球的職業聯盟,選手不是會為了尋求更好的隊伍而轉隊嗎?那是為了更上一層樓。或許有時候選手會轉去排名比較低的隊伍,但排名是每個賽季都會變動,也有選手會在此刻展露頭角,連同自己待的隊伍一起往上爬。」而青山在決定離職後,變得更快樂。
 
在這個故事裡,為什麼放棄原本的工作後,反而感到鬆了一口氣?山本一開始可能是為了生存需求在工作,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他追求的是關係需求或成長需求。但是他所在的工作每個人其實都是各自做自己的事情,甚至假來假去,更別說可以發揮他的專業。
 
我想起一位好朋友小奈,她在知名公司待了近五年,她卻在工作表現達到頂峰時選擇離職,關心她背後的原因,她說:「在我需要支持的時候,團隊裡的同事在那時候噤聲,那時候我告訴自己手頭的專案結束,就是我離開的時候。」對小奈而言,她可能要的是「關係」勝過生存與成長。

 

Keep working?那要看能Keep什麼?

 
想要擺脫職場的倦怠?站在主管的角度,可以看看有沒有給部屬他想要的?因為心理學裡的獎勵,是給對方想要的酬賞,只是多數時候我們都誤以為這個酬賞僅是獎金,但是對方真正要的也許是一份尊重、也許是一句關心、也許是成長的機會。給一位員工豐厚的薪酬,然後給他默契不合的團隊,以及不給他發揮專長的空間,那麼我想他應該也無法久待。
 
 
站在工作者的角度,不仿想想自己想在工作上獲得什麼需求?生存、關係還是成長?是什麼可以讓您持續地做下去?如果您在乎的是個人成長,但您卻總是在做一成不變、數十年如一日的工作,那麼您也沒有辦法撐太久。有人說工作需要激勵,那是因為您目前做的,都不是讓自己開心的事情,所以才需要被激勵,如果是您自己愛不釋手的工作,那麼您的內心就會激勵您自己了。
 
 
如果產生職業倦怠,或許可以想想自己在這份工作中,真正想獲得的是什麼?如果目標期望在短期內無法得到,那麼或許得評估那五年後或者十年後,這份工作有沒有可能會更趨近自己理想中的需求,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可能要重新規劃自己的職涯,因為人往往會因為期待和現實的落差,而產生強大的失落,這種失落也常伴隨著負向情緒。
 
 
 
 
 
本文經林俊成老師授權刊登,原發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