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文章

破除知識分享者的迷失:沒好處?被取代?被超越?3個理由、2個認知,分享讓自己成為真正的專家!

於 2019-09-12
3954
次閱讀

《 廖孟彥 睿華國際榮譽顧問 》


9月是屬於教師的日子,9/10是大陸的教師節,9/28則是台灣的教師節,每年這時候我都會受邀到企業去分享關於知識分享和教學技巧等相關主題,最近剛好在整理相關演講的內容,在教師節前夕,藉此跟大家分享部份觀點。


身為一位知識分享或經驗傳承者,你是否也曾有以下這2點疑慮呢? 1. 花時間、費心力、沒好處? 2. 被模仿、被取代、被超越? 首先我想先回應第1點疑慮:“花時間、費心力、沒好處?”,其實知識分享者在準備和分享的過程中,自己也同時獲得以下三個好處:

一、自我成長: 有能力成為一名知識分享者,一定是某個領域的專業受到肯定,但要能夠分享或教導別人,就必須要歷練這三個階段:『熟->精->通』,因為只有將專業知識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才能夠“舉一反三”,也才能勝任傳道、授業和解惑的任務,而在這個準備和修煉的歷程中,相對也強化了自己的知識肌肉,收穫最大的其實是自己。

二、教學相長: 知識分享者在傳遞知識的同時,總會得到許多不同的意見和反饋,從而發現了自己的知識盲點,或因此補足了自己未察覺的知識缺口。因此更正確地說,分享其實不是教導,而是一種學習,分享的過程也是再次學習的過程。所以,也唯有透過分享,教學相長,才有機會讓自己成為該領域真正的專家。


三、利人利己: 古人有云:『君子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換句話說,如果可以把自己實踐有成的經驗或心得,透過教導或文字傳承下來,不但可以幫助他人、給人信心,自己也能獲得尊重和認同,成為大家心目中的專家,未來也將獲得更多被指名或推薦的機會,能讓自己更上層樓,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此外,我認為身為一位知識分享者還有一個很類似“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的好處,也就是當大家都很期待你的分享時,基於這樣被期待的壓力,反而能轉換成動力,把自己的潛能給激發出來,突破了自己原以為的極限,讓自己的知識肌肉獲得更大的增長。


其次關於第2點疑慮,無私的分享是否會成就他人,最終超越自己呢?若擔心被超越,請記住這句話:『放棄競爭,就是培養競爭力的開始』,知識分享者必須有以下2個認知:

1. 趨勢為王、未來已來:

面對知識經濟與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堅守舒適圈,最終將面臨被趨勢淘汰的命運,因為知識會折舊、經驗會落伍、技術會汰換,唯有透過分享才能不斷累積自己的知識能量、充實知識內涵,也才能跟得上這瞬息萬變的年代,保有競爭優勢。

2.有知識不等於有力量:

其實知識本身是不具備力量的,知識是必須要落地才會產生力量,所以知識是要拿來實踐的,唯有透過分享才能獲得更多實踐的機會和成果,進而昇華成智慧,也才能發揮知識真正的影響力。

所以,其實別擔心你的作品被抄襲,該擔心的是,他們不想再抄襲你,如同我常說的這句話:『始終模仿、無法超越』,只要自己能堅持分享、持續精進,必能具備更多的知識能量,要超越的人其實是自己。


最後,我想說的是:『人生不只是要贏得比賽,更要幫助別人一起完賽』,祝福大家:教師節快樂!。

本文經廖孟彥老師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