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文章快速打造三大體系成就內部講師的企業價值
次閱讀
本文作者 睿華國際榮譽顧問 廖孟彥
許多企業在開始建置內部講師團隊時,都有這樣的迷失,大多以先培育出具表達能力和教學技巧的內部講師為第一要務,總以為只要有講師就一定會能研發出教材,也一定能開始進行開班授課。
但事實上,若沒有先釐清那些是需要開辦的課題,在講師培育的過程中就無法針對性給予授課技巧的訓練,也因為沒有預先規劃那些是培訓需求較迫切需要優先開發的課題,所以講師也只能根據自己的專長進行相關主題的開發,導致課程的開發無系統化、講師的培訓也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
因此要讓內部講師團在企業內要發揮出具體的效益和價值,可有針對性的從建置以下三大體系著手(如圖),將能快速打造一批具實務和專業戰力的內部講師團隊,分述如下:
一、課程體系:
首先要先梳理出有那些課程是因應公司發展或組織需求必要優先研發及傳承的核心課程,或是有哪些課程是各單位經常必須辦理、重複性很高的課題,這些課題就可以納入優先研發的課程體系中。
核心課程的研發和內化是企業傳承工作經驗和智慧很重要的具體呈現,通常各企業的核心課程會因產業別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例如在服務業最常列入優先研發的課題大多是和顧客服務相關的主題,而在科技業和製造業最常列入優先研發的課題則大多則是和品管相關的主題。
此外,課程開辦的頻率也是公司決定是否要列入優先研發或標準化的重要考量因素,例如擁有廣大通路的服務業(如:金融業、連鎖業)每年皆須辦理很多場次且重複性高的專業課題,或是科技業針對新進人員訓練經常要講授工作相關課題,要能確保學習成效和教學內容的一致性,這些都是值得優先研發的課題。
二、師資體系:
接著依據梳理出來確定要研發的課題,將分別遴選該類別領域中具相關實務經驗與專業度佳的同仁進行師資培訓,更可針對不同類別的課題規劃客製化的講師培訓課程,讓授課講師能將專業知識和教學技巧做更深度的結合,達到預期的學習成效。
由於各類別核心課程的時數和授課對象不盡相同,師資培訓的課程也應該要有所差異化,課程時數長達14小時或是僅有1小時的課程,在教學技巧的運用上自然大不相同,將不同課題的師資先做區分,將可針對不同的課題做更深度授課技巧的引導和練習,讓講師能更理解和靈活的運用在講授主題的教學設計和課堂互動技巧上。
三、制度體系:
最後,在課程體系和師資體系都建立後,如何讓同仁願意持續投入擔任內部講師這個角色,並讓內部講師團隊在組織內能順利的運作,這背後就必須仰賴相關的管理辦法和激勵措施來支撐,公司內部制度體系的建立,除了能讓所有擔任內部講師的同仁在權利和義務上都有所遵循外,也能彰顯公司對內部講師團隊的重視與支持。
一般企業最常見的就是以「內部講師團辦法」來做為企業內部講師團運作依循的規範,除了有這個基本的「母法」作規範外,許多重視內部講師團隊的公司都會運用其他激勵措施來肯定和彰顯同仁擔任內部師資的榮譽感,如:教師節頒獎、講師充電營、講師讀書會和紅利積點獎勵…等,更有企業將同仁擔任內部講師的績效做為晉升主管或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